🐪🚶🏻♂️
與風沙共度餘生|《旅包的非洲故事》vol.4
「聽關於他在沙漠的故事,一陣心酸湧上,眼淚沒有流下,卻在心中縈繞」,今天就來說說男生的故事。
撒哈拉沙漠春天的晚上不太冷,竟有些微風吹拂,頭髮依然垂直緊貼後頸,沙子也乖乖的趟下,與我們一同欣賞星空。男生指向左上方說:「最閃耀那顆是火星,那邊是木星…」。「好美,好神奇,好壯觀,我不能想像自己真的身處撒哈拉沙漠看星星!」興奮得不斷讚嘆此情此景的我,除這些形容詞外,沒能講上其他話。
由於周圍沒有光,他又戴著頭巾,我們幾乎不知道這個名叫Ali的男生長甚麼樣。他悠然自若的躺在我左邊,我另一旁是心怡。
Ali說從來沒有學過英文,叫我們不要見怪他講錯話或聽不明白,我倆有點震驚地說已經很好了。同時也勾起我對這個沒有讀過英文,卻說得不錯的當地人的興趣。追問之下,發現Ali是個土地土長的沙漠人,幾乎是出生不久就開始工作。他的母語是阿拉伯語,也會講只有生活在非洲沿海的人才懂的方言。因為法文是非洲其中一個官方語言,因此他也略懂一二。而英文嘛,從來沒有機會學。只是在沙漠工作時要接觸太多講英文的遊人,他才慢慢學起來。
他問我們幾多歲,我們說二十一歲啊,我再問他的年齡。他有口難言的說不知道怎樣用英文說,但可以用寫的,於是他在沙上寫了阿拉伯數字「26」,我們恍然大悟似的點頭。他再問我們結婚了沒有,我跟心怡對眼數秒,大概心裡都想說結了,可最後不想說謊的回答沒有。為甚麼二人想瞞天過海呢?其實早在幾星期前,我的日本女生朋友已告訴他在沙漠時,被一名非洲男生盛意拳拳地求婚,沒看錯,是直接求婚。非洲男生不容爭辯的有亞洲女生情意結。
我問他對於久居於沙漠和大自然,感到開心嗎?說實在的,我以為他會回答,開心啊,每天有駱駝、風沙、繁星、日出、日落陪伴,挺樂得自在。他看看遠方扎古拉(Zagora)的燈火,再看一看前面,不知是低頭注意力細沙抑或抬頭望向火星,細細的說:「不。」在他旁邊的我首次正視他的面容。我知道那是失落,然後世界安靜了片刻。我趕望轉向前面,立即轉移話題,亂說一通甚麼都好。
那邊的人很重視家庭,幾乎不會離開自己的家,譬如Ali出身在沙漠,就註定他一輩子只有留在沙漠的份。而更現實的是,在地人每個月的薪水基本都給家人,根本沒有半點閒錢離開摩洛哥,更不可能賺足夠的金錢離開抽身撒哈拉。當我問他有沒有去過歐洲時,他回答沒有,卻羞答答地繼續說:「但我去過馬拉喀什(Marrakech),很好的城市。」那像少女見到喜歡的人時的表情,我至今難以忘懷。就像有人問我去過旅行沒,我說沒有,但我去過西貢,一樣。去西貢對他而言,已經很幸福。
「生命,在這樣荒僻落後而貧苦的地方,一樣欣欣向榮地滋長着。它,并不是掙扎着生存,對於沙漠的居民而言,他們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。」—《撒哈拉的故事》
我的心情瞬間變得千絲萬縷般複雜,原來心酸可以這樣實在,感覺到自己的內心正在流淚。有的人一生只留在一個人,只能留在一個地方,別無他選。有的人如我,一生到處漂泊,不知何時有藉口停下。我說走就走,走得太輕,走得太易,也走得太快;他卻停得太頑固。看看他們,再看看自己,這是我與生俱來的福份。那刻在想,如果我出生在撒哈拉沙漠,會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呢,不得而知。
「即使我想走,我也不能夠」Ali說。我大概永遠無法忘記他說這句話的那張臉,如此看透塵世,接受現實。請你在沙漠幸福快樂下去。�後來他竟然讓我一輩子留在沙漠?我嚇得不知所措。
下回待續……
#旅包看非洲摩洛哥 #要記錄旅途的我啊